中國證券報 2014-08-24 17:49:24
中國證券報:市場上漲態(tài)勢能否延續(xù)?
喬永遠:我們認為支持A股估值改善三大邏輯并未改變。一是限購放開下地產基本面的改善。二是資金環(huán)境的有效改善(無風險利率中樞進一步下移)。三是博弈空間明顯較年初放大。牛市不僅僅是在延續(xù),而且牛勢逼人。熱點切換帶來市場預期的波動時間可能將非常短暫。我們重申對“上證綜指目標位在2400點”的判斷,認為三季度是股市難得的“蜜月期”。在未來1-3個月內經濟平穩(wěn)運行、改革穩(wěn)步推進的情形下,貼現(xiàn)率將維持下降趨勢,A股估值進入新一輪擴張區(qū)間。
沈正陽:從近期市場以及經濟等方面數據來看,市場繼續(xù)大幅回升的邏輯有所弱化但還沒有逆轉。目前一系列數據,使得該系列邏輯在短期內出現(xiàn)弱化。
首先,7月信貸數據以及產出數據疲弱,出口數據也未能帶動國內產出的改善,而匯豐PMI超預期回落,進一步弱化經濟回暖預期,投資時鐘又階段性地向“類衰退”搖擺,這種“類復蘇”“類衰退”之間的擺動將是經濟新常態(tài)(GDP7%-8%)下的常態(tài)。
其次,近期香港金管局并未再投放貨幣,而安碩A50和南方A50兩大ETF申購趨緩,對權重板塊的拉動作用邊際弱化;同時,美元指數強勢上行、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的強勢上漲,使外資拉抬A股的邏輯也出現(xiàn)弱化。最后,國企改革乃至土地改革,這是一個大邏輯,不可否認,將是未來新常態(tài)格局下潛在大牛市的邏輯所在,而非以往信貸投放——經濟回升的老邏輯。但是這一改革邏輯是有預期和實效聯(lián)動的,兩者之間存在時差,且市場也會隨著估值的變動而變動。因此,這種大邏輯對短期市場的作用力較弱。
我們預計市場仍有上沖動能,但先揚后抑的可能性較大。經濟、資金、估值以及行為層面一些因素正在發(fā)生變化,若再度脈沖之后出現(xiàn)百點暴跌的可能性正在增強。
經濟不確定性是否減弱
中國證券報:當前經濟最大的不確定性是房地產嗎?如何認識最近的經濟表現(xiàn)和房地產表現(xiàn)?
汪濤:我們認為本輪房地產下滑的性質和持續(xù)時間,是今明兩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近期房地產建設活動和地產股表現(xiàn)有所改善。經歷年初的大幅下滑之后,隨著近期政策不斷放松,近兩個月房地產建設活動出現(xiàn)改善跡象。這也支撐了經濟增長和地產股的表現(xiàn),房地產板塊股價從前期低點反彈了17%。我們預計近期和未來一段時間政策的持續(xù)放松,對房地產銷售、新開工和建設活動的支撐應當可以持續(xù)到“金九銀十”。
但我們認為,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拖累或將在四季度和2015年進一步顯現(xiàn)。短期形勢有所改善,但本輪房地產下滑背后是結構性拐點,政策持續(xù)放松雖可使短期活動企穩(wěn),但無法扭轉行業(yè)下滑的大趨勢。我們預計到四季度和2015年,房地產新開工和建設活動將進一步放緩,將給經濟帶來越來越大的拖累。我們的基準預測是今年GDP增長7.3%、2015年增長6.8%。這一預測背后已經考慮了短期內房地產銷售企穩(wěn)、2014年底和2015年房地產建設再度疲軟、拖累整體經濟增長。
喬永遠:我們認為7月經濟和信貸數據進一步強化中長期做多A股的邏輯。7月數據的指向意義有待進一步觀察,但低信貸數據反映出商業(yè)銀行風險偏好向下大幅調整的趨勢值得重視。這是歷次調控以來首次看到,意味著中長期無風險利率下降正在成為定局,A股中長期估值進入擴張區(qū)間。整體偏“冷”的宏觀數據正在終結市場“向刺激要紅利”的反彈第二階段,進入“向改革要紅利”的第三階段。
7月經濟數據公布之前,市場對經濟的預期緩慢上調,我們尚不知這種上調預期是否具有持續(xù)性,或者這種認識是否已全面釋放,但7月金融和宏觀數據顯然與這種樂觀預期不匹配。這也就意味著原來單向看多的預期可能進入爭論階段而非單向加強階段。市場對經濟認識的轉變開啟了熱點切換的過程,由此產生的預期波動時間可能將非常短暫。接下來A股事實上進入了第三個階段。由于新增信貸低于預期確認了改革優(yōu)于增長,市場進入向改革要紅利的階段,這決定了我們要尋找和改革相關的主題投資機會。
沈正陽:最近公布的房地產投資等數據繼續(xù)快速下行,而發(fā)電、工業(yè)增加值等數據相比6月份數據均有所下滑,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7月人民幣貸款意外大幅縮水,并非簡單季節(jié)因素可以解釋,表明實體的有效貸款需求不足。雖然其后央行穩(wěn)定市場情緒,披露8月上旬日均信貸為300-500億元,但實體經濟的恢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市場擔憂氣氛加重。需求端的惡化有助于政策進一步寬松,但之前反彈的一個重要邏輯“微企穩(wěn)”有所弱化,這些數據對市場的影響偏負面。不過,“滬港通”和國企改革等利好有望繼續(xù)發(fā)酵,股市上漲的最重要邏輯仍存在,大盤有可能繼續(xù)上攻;第二,板塊漸次輪動,熱點不斷,由國防軍工到鋼鐵、有色,再到近期的電子,市場人氣明顯增高,賺錢效應顯現(xiàn),指數有上沖動能。
國企改革具配置價值
中國證券報:對投資者來說,當前應關注哪些領域的投資機會?
汪濤:大范圍的政策放松已推動地產板塊從前期低點大幅反彈17%。政策放松的確可以提振市場信心,但我們認為杠桿水平較高、利潤率下滑及部分房地產公司庫存高企等問題,都將限制地產板塊的反彈幅度。換言之,政策放松可能只會令優(yōu)質開發(fā)商受益。我們認為房地產行業(yè)仍然存在結構性問題。反彈過后,房地產板塊目前對應7.4倍2014年動態(tài)市盈率,較歷史平均市盈率低0.7個標準差。我們預計在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行業(yè)整合將提速,一線開發(fā)商將繼續(xù)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喬永遠:反彈進入第三階段,大消費板塊和保險行業(yè)是最容易受到改革影響的領域。如果和低估值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大消費板塊和保險行業(yè)成為有非常明確超額收益的投資領域。港股市場上大消費板塊和保險行業(yè)估值相對較高,滬港通將成為行情的催化劑。我們建議配置汽車、食品飲料、保險、紡織服裝、旅游及農業(yè)等領域。同時,改革主題依然是制度紅利集中釋放的方向和年內的投資主線,其中國企改革、國家能源戰(zhàn)略的確定性最高,需持續(xù)關注。
沈正陽:當前市場風格相對均衡,但內部分化加劇。強周期板塊中煤炭、有色、鋼鐵反彈動力弱化,需逢高減倉;化工、航運以及機械裝備仍存在交易性機會;地產股難有好表現(xiàn),看好低估值以及受益滬港通的金融板塊;成長股分化,創(chuàng)業(yè)板中期業(yè)績增速預計17%左右、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面臨壓力,但是以中證500為代表的上證主板、深圳主板以及中小板內的中小市值公司,借助國企改革、資產重組以及估值業(yè)績的均衡性,受到資金青睞,是短期成長股的活躍所在。即看淡創(chuàng)業(yè)板,但以中證500指數為代表的非創(chuàng)業(yè)板中小盤股可能還有一段強勢。建議保住勝利成果,控制好倉位,待市場調整之后再介入,彼時可再度關注AH折價的滬港通主線以及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景氣高的板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